站內
  • 站內

當前位置:

眉山新聞網

>

新聞

>

眉山新聞

優秀教師風采錄②周曉華:“三心二意”當校長 做好杏壇“引路人”

新聞來源:      

更新時間:2022-09-07 16:29:38

責任編輯:楊熹


9月1日一早,步入彭山區第四小學,只覺朝氣勃勃,書香滿園,該校校長周曉華正在和學生們一起繪制“夢想”長卷,期待新學期的新成長。

今年54歲的周曉華從事教育行業已經34年了,從教師到教科室主任、教導主任,再到校長,不同的階段他有著不同的師道方式。多年來,他一步一個腳印,躬身行走在育人路上,做好杏壇“引路人”,曾榮獲四川省特級教師、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、眉山市勞動模范、眉山市首屆高層次人才、眉山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。

滿腔熱情,懷揣教育夢想,周曉華用四個字總結出來了自己的工作法——“三心二意”,“三心”就是細心、鉆心和公心,“二意”就是情意和創意。

 周曉華與老師們交流。

“用細心繡出教育花朵,用鉆心透徹教育本真,用公心致力教育公平?!敝軙匀A說,“學校無小事,事事皆育人?!?/p>

每天一到學校,周曉華首先到辦公室,在記事本上細心地寫上當天要做的事情,然后,挨著挨著去落實,件件有序,樣樣到位。

“很多事情,堅持才有成效?!敝軙匀A舉了一個體現細心的簡單小事,以前學校衛生很難做,于是他發現有垃圾就主動撿起來。在他的影響下,師生們也紛紛仿效,如今,2500多名學生的校園時時干凈。

除了“三心”,周曉華的“二意”也一直伴隨他的教育生涯,情意賦予了教育溫度,讓教育擁有濃濃的人情味。而創意,則讓教育開出了與眾不同的花朵。

發現學校的墻壁上,總有一些學生亂寫亂畫,周曉華便提出了“留一半黑板給孩子,分一支粉筆給孩子”的理念,把每個班教室后面的一半黑板設置成“涂鴉角”,讓學生們盡情“揮灑”;發現個別教師教學語言傷害學生,周曉華就在學生中廣泛收集“學生最不想聽的話”,出臺了“彭山四小教師忌語四十條”;發現班主任工作繁雜,周曉華就創新提出“班主任工作六步法”,在全校推行、全國交流;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,每天寫日記既不新鮮,又加重學業負擔,周曉華便倡導語文老師將個人日記改為“班級接力日記”,全班學生一人記一天,輪流往下傳……

周曉華陪伴學生繪制“夢想”長卷。

 在“雙減”的背景下,周曉華又創新提出建構“5+”課后服務機制,努力使課后服務成為學生學校生活的希望田野,成為學生開心、幸福、能動、生機勃發的生命成長的元支點。

采用“大課+小課”的課型,每天兩節40分鐘的大課,兩節分別15分鐘、10分鐘的小課;設置“學科輔導課+興趣培養課+多彩經典課+環衛課”的課程,讓課程設置更加靈活;推行“推薦+自選”的興趣輔導方式,對特長突出的學生推薦參加社團培訓,其余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項目參加;自選“校內+校外”的輔導場地,把社區所有資源都作為培訓陣地,教師邊走邊教,學生邊走邊學;采取“全體教職工+教師家屬+校外專業人員+家長自愿服務”的方式,解決師資缺乏問題。

一項一項舉措逐步落實,彭山區第四小學的教育質量也不斷提升,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。

不僅關注本校學生的發展,在學區共同體發展中,周曉華創新舉措,充分發揮領航作用,以走教、指教、送教、幫教“四教”助力教師專業發展,以人力共享、物力共享、財力共享、智力共享“四共享”促進學區教育共同發展,促進了共同體教育的均衡發展,優化了共同體教育的教學質量,提升了共同體教育的辦學品味,助推了共同體教育的特色品牌。

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行走在實踐育人的路上,周曉華一點一滴漸漸觸碰到教育的本真,與學生、教師共同成長,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人生。

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辛凱 郭僑





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:蜀ICP備09029749號-1 眉公網備: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:(川)字第115號
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如有侵權敬請告知!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。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1120180003 聯系電話:38166855 郵箱:msxwwb@163.com

川網公安備 51140202000199號

分享到

91在线看